房性心动过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护考导航真题干货3,一分耕耘,一
TUhjnbcbe - 2021/3/3 22:27:00

全*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全*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热射病;劳力型;经典型;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3--16[DOI]10./j.issn.-..03.01

热射病(heatstroke,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可能远超预期。调查资料显示,在高强度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热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1-2];而由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3-4]。年全*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国内首部热射病专家共识—《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5],并于年成立了全*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随着对热射病认识的深入,再结合我国救治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版共识已不能满足热射病防治实践的需求,有必要进行更新,以纳入最新研究证据,形成覆盖更广、更实用、更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共识。为此,年9月全*热射病防治专家组与全*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成立了热射病新共识工作小组和编委会;年10月20日开会确定了新共识的思路、框架及主要更新内容;年12月15-20日汇总各专家意见,形成新共识初稿;年12月25-29日在三亚召开由全国重症医学专家与编委会成员共同参与的研讨会,对共识初稿进行详细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此后分别经过两次电话会议讨论,于年3月12日形成最终意见。

本共识适用人群: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医学、重症医学、神经病学、血液病学及其他内科临床医师,部队基层卫生人员,医学应急救援人员,训练或竞赛现场医疗保障人员。

1概?述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C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heat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heatstroke,EHS)。

CHS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CHS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

EHS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EHS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尽管EHS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但环境条件并非必需。

在相关文献描述热致疾病时,也常用到“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等概念[6-8]。热痉挛是指在训练中或训练后发生短暂性、间歇性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有关;热晕厥是指在热环境中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姿势时发生的直立性头晕,可能与脱水或自身调节不良有关;热衰竭是指热应激时液体丢失所致的以有效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以上概念均是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特定的病理生理表现,或者说是热致疾病进展过程中特定器官或系统的受损表现,可单独或合并存在,过于纠结它们之间的概念区分意义不大,本共识中不再强调上述概念。

[执笔作者]刘树元、宋景春、毛汉丁、赵金宝[通讯作者]宋青,E-mail:songqing

sina.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考导航真题干货3,一分耕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