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源于一次意外发现。年前后,法国儿科医生Leaute接诊了一名面部巨大血管瘤的婴儿,按当时的标准方案,Leaute给与了口服激素治疗,一段时间后,肿瘤没有明显缩小,但患儿因为心脏病必须停用激素,改为口服心得安(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就在使用心得安的第二天,Leaute意外发现血管瘤发生了明显的好转:颜色变浅,质地变软。维持心得安治疗一段时间后,病灶很快缩小,到患儿14月时,肿瘤彻底变平。
这次意外经历让Leaute见识了心得安的神器功效,为了验证他的想法,他后来又治疗了10例类似患儿,效果同样非常明显。他将这些病例整理成论文,很快发表在NEnglJMed上。文章引起了巨大轰动,之后大量RCT研究在全世界展开,Leaute医生本人也在当地组织了一项大规模的RCT研究,论文于年再次刊登于NEnglJMed。
相比全身,眶周部婴幼儿血管瘤除了影响外观,还可引起上睑下垂、形觉剥夺和散光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觉发育,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然而,关于β-受体阻滞剂治疗眼部血管瘤的研究并不多,缺少高质量研究结果,最近Ophthalmology论文,系统综述了β-受体阻滞剂在婴幼儿眼部血管瘤中的应用。
核心结论
论文的核心内容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如何给药?
对于婴幼儿眼部血管瘤,最常见的给药方式是口服心得安,2mg/Kg;不过也有文献采用瘤体内注射或者局部点眼。
效果如何?
总体来说,治疗效果很明显。根据给药方式和剂量的差异,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是否安全?
文献报道的耐受性普遍很好,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较轻的并发症包括:疲劳、消化道不适、腹泻、睡眠障碍、躁动、四肢冷等。
能否改善散光和弱视?
能显著改善散光,但对弱视的作用还不清楚,证据不足。
问题1、文章的结论是否可靠?
从方法学来讲,作者采用了循证医学最高级的系统评价的方法搜集证据,文献数据经过了美国眼科协会(AAO)的下属委员会审核,方法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但是,作为系统评价,其结论的真实性依赖于原始研究的质量。该文从份原始研究中筛选出16篇符合条件的论文,用标准化方法评分,这16篇论文中没有符合循证医学I级(优秀)证据的论文,II级(良好)的仅有3篇,剩下13篇均为III级(一般)证据。因此,从原始研究的质量看,该领域的整体研究质量不高。它们大部分没有严格遵守随机、对照和盲法原则,或者样本量很小,有些观察性研究甚至没有设立对照。
另外,因为原始文献的异质性太大,比如对肿瘤大小的观察,有的测量肿瘤直径,有的测量肿瘤体积;治疗后随访时间也各不相同。正因为如此,论文无法采用荟萃分析(meta分析)的方法,给读者提供汇总后的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量化指标,确实非常遗憾。
问题2:对未来研究的指导意义?
从现有证据来看: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是比较确切的,但在眼科,仍然缺少高质量的RCT研究。论文最后也指出了开展高质量RCT的难处:如果以激素作为阳性对照,激素的耐受性和对发育的影响都必须考虑;如果以安慰剂为对照,肿瘤生长引起的眼部并发症,特别是对视力发育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些都会造成伦理上的困境。不过,即便如此,通过一些高质量的观察性研究,我们也可以回答一些比较重要的临床问题,比如:1、最佳给药方式?2、对视功能恢复的影响?等等。
参考文献:Ophthalmology.Jan;(PMID:).
(本文内容仅代表原始论文的学术观点,不代表作者立场,不作为临床诊疗的直接依据)
获取更多眼科资讯,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