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总患病率为0.77%,我国目前有-万房颤患者,这增加4-5倍卒中风险,15%-20%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大死因,同时也是致残的首要原因;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73%,第一年复发率高达32.45%。
什么是房颤,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年龄越大,发病例越高。正常心脏跳动是有规律的,心率是60-次/分钟,而发生房颤时,这种规律的心跳消失,代之不规则的心脏跳动,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次/分。
(图片来自网络)
当发生房颤时,这种心脏“乱跳”会引起患者出现心跳紊乱、疲劳、头晕眼花、胸闷、尿频等症状,个别严重者头晕、昏厥、气喘、胸痛,甚至急性肺水肿。
还有约25%的房颤患者发病时没有任何症状,这在老年和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更为常见。虽然一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危害仍然存在!估计这个病人就是这种情况,这种称之为“无声的杀手”。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房颤患者卒中发病率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
很多人不理解,房颤是心脏的问题,怎么会引起脑卒中呢?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了有节律的收缩,从而导致血液在心房中瘀滞,进而形成松软的血栓,随着血液的流动,到全身各处引起栓塞,到脑部则形成脑卒中,到肾脏形成肾脏栓塞等。其中,房颤患者卒中发病率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房颤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此外,房颤发作时,由于过快的心率会导致患者明显心悸、胸闷,长时间心率过快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纤维化(如下图)、心脏扩大、诱发或加重心衰。
(我院术中图片)
房颤患者不仅仅心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都也有明显的降低;另外,外国临床研究证实,房颤患者认知功能较正常人下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房颤
与房颤相关的其他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甲亢、酗酒、感染、心脏外科手术、肥胖、呼吸睡眠暂停等。事实上很多房颤患者临床检查未发现任何已知的基础心脏病,也无其他诱发房颤的原因,这种房颤被称为特发性房颤。此外,房颤的患病几率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每增加10岁,患房颤的机率就增加一倍。
得了房颤,应该如何治疗
目前房颤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治疗。对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也能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但长期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特别是抗凝治疗,可以导致出血等风险,有的还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比较麻烦;其它的对症治疗也只能起到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达不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目的。而射频消融手术是比较好的办法,尽早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手术治疗可以完全逆转房颤,达到根治目的,成功率在90%以上,持续性房颤的手术成功率在80%以上,当然,病史越长,心脏越大,年龄越大,成功率越低。此外,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也已成为有抗凝禁忌症患者或者永久性房颤患者的优先选择之一,应用前景广阔。
如何有效预防房颤
(图片来源于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第一要定期查心电图;第二要严格控制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高危因素,一旦得了上述疾病应积极规范治疗,控制血压、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脏功能等;第三要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锻炼身体。
心内科起搏电生理病区简介:
医院起搏电生理病区常规开展室上速、室性早搏(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一站式手术(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腔内超声引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近年来,医院起搏电生理团队发展迅速,目前拥有1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和2名住院医师;同时我院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均挂牌成立,得到了主管部门及社会的一致认可。
起搏与电生理专科门诊:
周一、周五上午北城院区2号楼B2诊区6诊室
作者:心内科起搏电生理病区王佳艺供稿:健康教育办公室编审:新闻宣传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