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疗新技术我院心内科又顺利完成2例射 [复制链接]

1#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与介入导管室密切配合,医务人员凭借高超的技术娴熟操作,连续开展2例心房扑动、His旁室性早搏射频消融高难度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取得完满成功。

病例1:患者男性、反复心悸、乏力2年入住我院心内科,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室性早搏次/24小时;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差,病人难以耐受药物的副作用,室性早搏负荷严重,容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诱发心衰,增加猝死风险。

病例2:患者男性,因心悸3个月入住我院心内科,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无法阻滞疾病进展,容易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导致心衰、血栓事件发生(如脑卒中)。

针对以上两个病例,我院心内科医疗团队经过集体分析讨论病情后,一致认为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疗专家与患者家属进行术前沟通谈话,患者家属均同意行射频消融术。由于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为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心内科医疗团队在术前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治疗方案,由吴俊锋副主任医师与台下电生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局部麻醉后经右侧股静脉穿刺,经股静脉逆行放置心腔内标侧导管及射频消融导管,根据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并在靶点处进行放电消融:病例1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为His旁室性早搏,此类病例射频消融术风险高,容易导致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将消融导管反勾到三尖瓣下,在靶点出放电2秒室性早搏消失;病例2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为三尖瓣峡部起源+疤痕相关性房扑,此类手术要求扎实的电生理知识、较高的导管操作技巧。消融靶点处消融后复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消融成功,术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术后6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我院干部职工学*史、感*恩、我为群众办实事,认真钻研开展医疗新技术。据统计,从年1月1日至6月15日止,已经成功开展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19例,其中持续性房颤病例患者在术后当天即转为窦性心律,疗效如此显著,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赞扬。

图文:吴俊锋

编辑制作:覃大庭

责任编辑:覃大庭

审批:赵四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