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治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80664.html记者:孙丽红
来源: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年5月,在浙江省仙居县发生的一起病例因完美诠释“首诊在乡、确诊在县、治疗在省”的省、县、乡一条龙双向转诊新模式,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此起病例的发现和推动医院下沉专家、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徐强。
5月的一天,徐强来到仙居县横溪镇中心卫生院义诊。一位阿婆坐在他面前,诉说着自己不舒服,连续3天感觉胸闷。徐强在阅读她胸部CT平扫时发现主动脉有增宽,疑似内部分层有“主动脉夹层”的征象,但确诊主动脉夹层需行主动脉CTA增强扫描。卫生院没有这个条件,医院,医院做检查。医院经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需紧急手术(“主动脉夹层”患者如不及时诊治,2天内死亡率高达50%,所以一旦确诊需紧急手术治疗)。医院没有手术条件,院长杨向红立即联系医院。通过绿色通道,当医院顺利进行了手术,避免了可能引发的生命危险。
浙江省仙居医院心内科执行主任徐强
徐强出生于绍兴。绍兴历代名医辈出,特别是北宋末年宋室南渡时,医院医官安置于绍兴,使绍兴“越医”名闻于世。至明清,绍兴地区医药业迅速发展,名医大量涌现。以至于到后来,学医作为一种传统被绍兴人世代延续。
少年时,徐强就被乡亲认定为学医的好苗子,他自己也把学医作为将来的目标。事随人愿,年,徐强成功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来到医院,成为一名心血管科医生。
病人以生命相托,唯有竭尽全力、以诚相助
手术把心血管科划分为现代和传统两个时代。作为现代的一名心血管科医生,徐强第一次参与手术是在实习期间,作为老师的助手参与一台脑外伤手术,“当时脑子一片混沌,一切都是在老师指挥下进行,叫东就东,叫西就西,生怕手里的手术刀对病人造成什么伤害。”至今,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仍历历在目。
工作以后,在上级医师的带教下他把手术的每个细节都熟烂于心,手术前,会做足一切准备,上台前,再把手术的每个细节在脑子里重新过上一遍,以确保手术的完美无疵。“即便如此,第一次独立操作时,心情还是十分紧张。上级医师带教下的手术与自己独立操作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上级医师在的时候胆子会比较大,感觉旁边有‘靠山’,有小的不规范动作,‘靠山’会随时提醒和指导。”第一次独立手术,给徐强的印象比较深刻。
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每年持续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学习成为医生终身的信仰。徐强在科室不同的医疗组间轮转,师从不同的医生,有医院观摩学习,进修于国内知名的电生理中心--医院,赴日本大阪大学进行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临床医学能力,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思维方式。他说:“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固然重要,临床决策力更重要,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中才能准确无误做出判断。在很多重大疾病面前,首先面对的是该不该做,选择什么方式去做,其次才是怎样做。”
刚工作没多久,徐强遇到一个从外院转过来的年轻患者,转来时心跳只有二十几次/分,整个人神情淡漠,处于休克状态,诊断为急性重症心肌炎。徐强马上为病人进行了急诊临时起搏器植入,患者第二天恢复了精神状态,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他再次查房时,病人非常感激的说:“昨天已经死了一回,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经过自己的手,病人获得重生’所带来职业自豪感是其他职业难以体会到的。”徐强感慨的说:“作为一名医生,带给病人的除了疾病的治疗,还有心理的安慰和帮助。”
“病人以生命相托,唯有竭尽全力、以诚相助”是徐强的工作信条。刚工作时,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病房了解病情。“一次值班时,有一位因心肌炎住院的年轻女孩,巡房时看到她脸色苍白,于是我查看了她的病历:胸闷、低热、心动过速、心肌损伤标记物增高,很像心肌炎。但我再次详细询问女孩怎么起病时,她说先是肚子痛,后来眼睛发黑,之后是胸口不舒服。当时我多了一个心眼,为病人检查了血常规、腹部超声,发现有贫血和腹腔积液症状,这在心肌炎病人中是不常见的。我立刻怀疑她可能是妇科疾病,立即申请妇产科会诊,确诊为‘宫外孕出血’。”
“妇科为其完成手术,女孩转危为安,出院前特地找到我表示感谢。这个病例给我的启示是一定要仔细采集病人病史,不忽略蛛丝马迹。”徐强说。
因此,他要求自己和学生判断病人病情时思维要有宽度,不迷信上级医生;要非常仔细采集病史,问开放型问题,仔细问、亲自问。
“因为有些病人是其他医生接的诊,会产生信息的不完整,一旦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会危及生命。”他说:“临床医生忌讳用自己的思维逻辑或依赖于临床检查判断病因,而忽略病人的诉求,这样很容易走进自己的思维局限里,失去客观判断力。”
他举了个例子:比方说病人来到心血管科,医生导向性寻问病人有没有胸闷、胸痛等症状,病人想了想说:“医生,经您这样一问呀,我忽然感觉还真有些胸闷。”这样就误导了病人。
采访到这,记者忽然想到一句古诗文: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
年3月,徐强作为下沉专家来到仙居,兼任仙居医院心内科执行主任。到科室后,他首先与科室主任、护士长、科室成员广泛交流意见,了解科室现状,摸排科室不足,听取科室发展的建议。
在交流中他发现科室缺少学习氛围,没有业务学习规划。于是建立了每两周一次的科室业务学习制度,由科室成员轮流讲课,在讲课中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加科室学习氛围。
制定每周一次的医疗大交班制度。他介绍说:“医生平时都有各自管理的病人。在大交班中,主任医生针对科室的每位病人都要提出各自的看法,大家讨论后形成科室统一治疗方案,达到对病人相对稳定、同质量服务。而不是依赖各自医生水平的高低,给与病人不同质量的服务。”通过大交班,每个病人都能得到高质量服务。
徐强来科室之前,心血管科只有一位主刀术者,造成其工作繁忙,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他到仙居后,在开展技术的同时,带教指导本地医生参与手术,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
医院的第二、第三术者,“目前,小赵医生已经掌握了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基本操作,可以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病例的治疗。医院心律失常手术量有限,要想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术者,医院进修。另一位副主任医师目前已经能胜任冠脉急诊手术,成为医院心内科的业务骨干。”
心内科有45张床位,原来一周只做一天手术。为增加业务量,他建议手术时间改为一周两天。“病人等得久了,一是会流失,再者会增加医患关系的紧张性。”他说。增加手术时间后,年手术量比年增加了%,比新冠疫情发生前的年增加了50%。
他开展了两次学习班,邀请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医护人员前来学习,扩大科室的学术影响力,提高县域心血管疾病的整体诊疗水平。
接下来,他还将培养医生的亚专科方向,他说:“心血管科共有8位医生,每个医生都有相对的侧重点,可以在亚专科方面做的更加精致。”
在他来到仙居10个月的时间里,帮助心内科独立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帮助超声科开展了右心声学造影技术;首次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首次开展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使单学科医院的水平。
医者仁心,深入基层
徐强一周内有四天工作在仙居医院,四天中还会抽出一上午时间去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义诊。义诊期间,来他诊台咨询的人数较多,且大都是年龄偏大的居民。
“有些居民因经济、年龄等原因,生了病会熬着,实在熬不下去了,医院就医。”徐强说:“为他们做手术时能省的地方就尽量省。像有些手术,可以用手弥补工具的缺失、对结果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就用手来完成,这样虽然会累一点,但能够省下一些费用。”
给徐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有着十余年发作性心慌病史的病人,一直没有得到确诊,这次因为突发心动过速而诱发了心肌梗死,经过冠脉造影排除了冠心病,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徐强为他做了手术,疾病得到根治,从此不再受疾病困扰。这个案例很好体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意义。
重一些的疾病,徐强还会跟踪随访。11月,徐强带队来到横溪镇“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家中,为其做了全面检查,约好再次复诊的时间。
“仙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山青水绿,被称为浙江的香格里拉。”工作之余,医院附近的盂溪散步、慢跑,闲看小溪风景。“夏天在这里看到了十年未见的萤火虫。”他说:“希望通过‘医疗山海’工程,使仙居百姓的生活像这里的山、水一样鲜美。”
专家介绍:
徐强: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心内科主任助理,浙东南院区执行主任;浙江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起搏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瓣膜病学组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信息与远程学组委员兼秘书;浙江省心血管青年医师联盟成员;浙江省房颤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擅长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永久起搏器植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等心血管介入技术;作为主要成员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作为心血管方面的专家,徐强呼吁:冠心病患者即使做了手术、支架,也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他说:高血压患者大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长期吃药治疗。很多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有个误区,认为一旦吃上药就会吃一辈子,因此得了高血压会扛着不用药。但血压高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远比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大,晚治疗一天对血管的影响就多一天。而且高血压患者忌讳血压高时再吃药,不高就不用药,这样会造成血压像跳舞一样忽高忽低,对血管影响很大。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平稳降压,每天坚持吃药,除非吃药后成低血压才可以不吃。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另外一种心血管方面的流行病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房颤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引起脑梗塞,还会加重其他已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目前老百姓对房颤的认识没有像冠心病,高血压那么普遍,很多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建议平时有发作性心慌的病人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
责任编辑:马源
审核:汪言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