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很多人看到体检报告上窦性心律不齐、T波异常会紧张,觉得是不是很严重,其实不尽然,需要看具体情况,今天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及投保结果。一、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1、窦性心律不齐首先窦性心律是正常的,非窦性是有问题的,人们正常的心脏搏动来源于心脏右心房上一个叫‘窦房结’的特殊小结节,从这里启动的正常心跳都称‘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不齐医生一般说没事,它的特点是心跳快慢不规则,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常见于健康人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和饮酒等,后者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等。轻度心律失常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严重心律失常则会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严重者会出现晕厥。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先由医生判断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生理性的大可放心,通过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减压、改善睡眠等就能改善,病理性需要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投保是可以标准承保的。2、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一般正常人心率在每分钟60次至次,心动过速就是心跳过快了,当心率超过次/分,即为窦性心动过速。症状是明显的心慌,需要看是否是参加了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窦性心动过速,很可能是心脏疾患,投保时需要了解病因和具体数值,无法确定病因,医疗险延期,以上,重疾一般会加费。心率低于6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缓,也就是心跳过慢。经常体育锻炼和从事强体力劳动的人群心律会低,在某些疾病、某些药物的影响下也会造成窦性心动过缓,轻度的心动过缓不会影响健康,若心率低于50次/分则属于严重心动过缓,需要注意。窦性心动过缓,大于50次小于60每分,一般标准体承保,小于50次,通常延期。持续窦性心动过缓小于50次可能导致病态窦性结综合征,投保时一般是拒保。二、ST-T波改变ST-T波改变一般是诊断心绞痛,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心电图呈现ST-T改变,大致有三个原因:心肌缺血(心脏供血问题)、心脏器质性病变、生理性改变。核保员看到心电图ST-T改变,需要判断是哪个原因造成的,通常的方式就是复查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心脏彩超可以看心脏各个组成结构是否存在问题,可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等都会引起心脏器质性病变。生理性改变,常见于运动后、过度紧张、熬夜疲劳等情况下,这类情况,一般在平稳的状态下再复查心电图很可能是正常的。若心脏彩超、心电图结果复查结果为正常,即可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生理性改变,但仍需要考虑是否是心肌缺血造成。
判断是否心肌供血,需要结合ST-T改变的程度、年龄、是否存在血糖、血压、血脂等异常、是否存在不适症状。
如果被保险人ST-T改变程度低,年纪轻,无三高和不适症状,那基本上重疾险、医疗险是可以考虑标准体承保的。
若上述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视具体情况,重疾险可能加费、延期或拒保,医疗险一般拒保处理。
三、传导异常-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传导阻滞是指心电从窦房结出来后,在传导进程中遇到了阻碍,分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在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中甚为多见,通常可以标准体投保,左束支阻滞极少见于健康人,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通常加费或拒保。四、心脏早搏的核保心脏早搏是心脏异位起搏点提前出现的搏动,即心脏过早搏动,心脏早搏分为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房性早搏通常无需治疗,一般标准体承保。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心脏病患者均可能发生室性早搏,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室性早搏的风险可能较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更为谨慎,保险公司对室性早搏都比较介意。室性早搏投保,确认无心脏疾患可承保,通常根据情况加费甚至拒保,如果还伴有T波改变的情况,一般会拒保。总结一下,心电图是一个横断面检查,看到的是某一个节点、某一个时段心脏的心电活动表现。反映心电活动的一角,未必是心脏器质性问题,但也不排除相关疾病的可能性,一般心电图检查异常后,医生会建议到心血管专科进一步检查治疗。陈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