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0,胸闷,憋喘,反复发作5年,血压正常。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ST-T改变,
3,左室面高电压,
4,QRS时间>0.12s。
一,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
1,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引起心肌炎的病因有感染性(细菌、病*等)、过敏性或变态反应性、物理、化学因素等。
急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细胞发生弥漫性炎性浸润,心肌细胞变性、溶解和坏死,并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引起QRS波群低电压、异常Q波、ST-T改变、心脏传导障碍和各种心律失常。
这个通过病史、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应该好鉴别。
2,扩张性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又称充血性心肌病,是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心室常呈弥漫性和对称性扩大,松弛无力,特别是左心室明显扩大,射血分数降低,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本病预后差。
该病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支持病*感染一自身免疫假说的论据比较充分。
心电图特征:
(1)房室肥大
(2)QRS波群改变
(3)心律失常
(4)非特异性ST-T改变
3,高血压心脏病
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简称高心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收缩负荷加重,心脏发生向心性肥厚。早期左心室以向心性肥厚为主,长期病变时心肌出现退行性变,心肌细胞萎缩间质纤维化,心室壁可由厚变薄,左心室腔扩大。
高血压患者心电图表现与是否有无心室肥大和心室肥大的严重程度相关。
心电图特征:
1),左心室肥大伴ST-T改变
2),左心房肥大
3),心律失常
4,肥厚性心肌病
以心肌肥大为主要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及间隔部。临床上以室间隔肥厚性心肌病最常见,约占肥厚性心肌病的90%。当心室收缩时,心室流出道发生梗阻。
本病的基本特点是左心室壁异常肥大和左心室腔狭窄,心肌纤维异常粗大和走行方向紊乱。心电图常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大及左心房肥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异常Q波。
5,缺血性心肌病。
是指心肌缺血引起的以纤维化为主的心肌病变。凡是引起心肌缺血的因素皆可导致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多见,其次为冠状动脉痉挛,较少见的原因有冠状动脉血管炎等。虽然单次的短暂心肌缺血不至于引起不可逆损害,但是反复缺血可导致心肌坏死、纤维化,并且缺血后的心肌冬眠和心肌顿抑,进一步使缺血加剧或次数增加,最终致使心脏扩大及心功能不全,引起缺血性心肌病。
二,分析:
这个心电图的表现并不复杂,心电图诊断也不困难,但是里面隐含的信息却很多。对临床医生来说挑战更大,必须想到所有的鉴别诊断,不然很容易误诊,特别是缺少其它辅助检查和病史时。
1,窦性心律,ST-T改变,左室面高电压的诊断相对容易。QRS时间>0.12s容易漏掉,却是最大看点!
2,如QRS时限正常,这个图就很常见,很可能就是一个慢性冠心病或高心病患者。
3,QRS时限变长,再结合前面的诊断,这就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虽然没有特异性的QRS改变及Q波,但是也必须考虑到心肌病的问题,需结合病史、其他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4,如果不考虑病史(心电图诊断的时候往往没有病史,也很难查),结合彩超就可以高度怀疑扩张性心肌病。彩超在判断心脏构造上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这几个心肌病中,心电图都没有特征性的表现,很难通过心电图鉴别,而彩超就能很好的进行鉴别。
5,好在病人对自己很了解,病人能提供扩心病的病史。但是也有相当多的病人对自己的病史一无所知,这就对临床医生提出很高的要求,应该做到通过心电图诊断发现病情的蛛丝马迹,及可能诊断,从而进一步进行针对性检查,鉴别诊断。
6,心电图诊断不能出现临床诊断,这是国家规定的,也是很合理的。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必须了解心电图,不然很难读懂描述性诊断背后的含义。
7,对于心电图工作者,熟练掌握心电图知识点,就应该能做出合格的心电图诊断。但是,如果也能掌握临床知识,就可以帮助我们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特征性的提示,尽量避免误诊。
8,临床和医技的沟通也很重要。
陈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