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肌缺血属于心脏病吗 [复制链接]

1#

心肌缺血是不是心脏病?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既然是心脏的一种病理状态,那么心肌缺血就是一种心脏病!

只是说心肌缺血可分急性、慢性。如果是急性心肌缺血,没有导致心脏形态改变、心脏血管改变、心肌纤维化改变等,通过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心脏的。

老年人考虑心肌缺血,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还是考虑慢性心肌缺血。

引起老年人慢性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且为综合性,并非某单一原因导致。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我们口中常说的“冠心病”。

老年心脏病人,可出现的症状:

1.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压榨样疼痛,同时(记住同时)伴或不伴向左肩、左上臂放射疼痛,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或含服“救心丸”之类的药物缓解。

2.夜间平卧时可感到憋喘或呼吸困难,需要高枕卧位或坐起或站立才能缓解。

3.活动时、饱餐后、寒冷、酒后、用力排便时等等的情况有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的情况。

4.还会有饱胀感,不思饮食,伴打嗝嗳气等。也会有或没有咽喉痛、牙痛、乏力、双下肢水肿等情况。

5.特别要留意突发的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晕厥。无典型症状的患者仅感觉胃部不适、恶心,或者是牙痛、颈椎痛等,也需特别留意,以免耽误病情诊断及治疗。

*心脏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因人而异,需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胸闷胸痛、喘不过气为表现的疾病很多。

这位朋友的奶奶有胸痛和胸闷、喘不过气的症状,到医院医生考虑心肌缺血的的情况下,任然建议做详细的检查,常规的例如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肌钙蛋白等,必要的情况下可做冠脉造型来明确病情,解除心中的疑虑。

有很多人在体检查心电图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报告:ST-T异常改变或者提示心肌呈缺血样改变。这样的报告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等于患了冠心病呢?

当然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样的报告或者说这样的心电图改变非常常见,可以出现在老人也可以出现在年轻人,所以说肯定不能只靠这样一份心电图就诊断为冠心病。尽管心电图是最常规的心脏检查之一,但目前明确的能够通过静息心电图确诊的心脏病只有两种,一种是心肌梗死,另一种是心律失常,而心肌缺血并不在此列。

那么,难道是医生报告错了?

在静息心电图检查中,ST-T异常改变和心肌呈缺血样改变其实是针对心电图波形改变的一种描述性报告,并不能确诊冠心病,也不能说明就是心肌缺血了。两种报告说法不同但实质相同,都是指的心电图上ST段和T波这两个能够反映心肌缺血的“波”和“段”出现了形态学上的异常,比如ST段压低或者T波倒置等,因为这种异常最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所以在以前曾经会被描述成“心肌呈缺血样改变”。当然,现在已经很少这样描述了,多数的时候会报告成ST-T异常改变。

既然是这样,体检做心电图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是有意义的,因为确实有一部分冠心病患者就是通过体检心电图才发现的。我们知道,冠心病目前分为五种类型,即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原发心脏骤停和隐匿性冠心病。最后一种隐匿性冠心病也并非真的隐匿,只是平时没有症状而已,多数还是有心电图改变的,这种往往老年人居多一些。

如前所述,ST-T异常也可以见于一些年轻人,甚至有的还很明显,这类的很多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关,碰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做一个心得安实验看一下就可以辨别出来是不是真的心肌缺血了,如果口服药物90-分钟ST-T异常消失就说明是假性的心肌缺血。

除了这些情况外,ST-T异常改变还可以见于很多情况,比如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以及一些药物损伤心肌导致等,并非冠心病的专利,至于如何鉴别就要靠医生的慧眼了!一般来说对于同时合并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一步检查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是确诊或排除冠心病的准确办法,如果同时合并冠心病的症状就更能诊断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