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每年有54万多个ldquo高以翔 [复制链接]

1#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4325801.html

在中国何时能实现?

人人学会CPR(心肺复苏)、处处安装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急救医生贾大成最大的心愿。

随着台湾明星高以翔的猝死,提升中国公共急救能力和水平再次成为热点。

在年的一份两会提案中,葛均波院士表示,

死于心脏猝死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事故死亡人数,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国民生命的一大杀手。

年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结果提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SCD)的人数约54.1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个人死于SCD。其中90%医院外,发病后10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抢救就会死亡,抢救成功率不到1%。

中国院外急救,令人着急

近年来心源性猝死的名单上,诸多社会知名人士纷纷上榜。

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上海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演艺圈的陈逸飞、谢晋、马季、古月、吴征等。

近半年来,医生猝死事件也频频发生:江金健、陈虎、肖育众、王辉、张恒伟……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金抢救时间仅为4分钟,心肺复苏联合AED,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由于目前我国救护车城区平均到达时间超过10分钟,“第一目击者”往往决定着猝死者的生死。

而我国心源性猝死者抢救成功率之所以不到1%,而发达国家可达47.5%,这其中巨大的差距,也是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和AED覆盖率的巨大差距。

心肺复苏普及率仅1%?

年两会期间,中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的建议之一,就是提高心肺复苏术普及率。

人民日报后来全文刊登了他的建议,敖虎山在建议中指出,导致我国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普及率低。

“目前,我国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仅在1%左右,大部分人要么只是有所耳闻,知之甚少;要么不知道如何学、去哪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过关。”

医护人员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不过关的案例,多次被媒体报道,但多被当作正能量宣传,然后被专业急救人士挑错。知名急救医生贾大成的微博中就多次指出对活人做心肺复苏的案例,其中不乏医护人员。

年,绍兴国际马拉松现场,一位跑者倒地后被医生施行心肺复苏,随后被当成正能量新闻被广为报道。贾大成看到这则新闻后就毫不客气的指出:这个视频明明是在给大活人做心肺复苏,为什么一些人视而不见?

这个视频传到台湾后,遭到了台湾医生的嘲笑:你们浙江绍兴的急诊科医生水平这么差吗?

今年4月14日北京半程马拉松上发生的一幕抢救,被贾大成医生再次指出是在给大活人做心肺复苏。并科普了如果给活人做心肺复苏,可能会造成以下后果:

极不舒适。

造成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

扰乱心跳的节奏,造成血流动改变。

真正的心脏骤停。

贾大成曾在微博上无奈写道:以前有人倒地无人管,近二、三年有人倒地马上有人不由分说就做心肺复苏(还有不少骑跨式按压),而且个个都复苏成功,医院,自己直接回家。

贾大成医生这种无奈背后,正是中国心肺复苏术普及率极低的现状。《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中写道: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我国CPR成功率极低,主要原因是对CPR科学和技能培训欠缺,CPR知识公众普及不足,缺乏第一目击者对CA患者及时救治以及专业人员缺乏科学、系统的CPR知识和技能。

共识中还写道:目前国内还没有独立、完整、科学并且能与中国国情和实际紧密结合的CPR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先进且具有公信力的CPR专业培训和公众科学普及的科学资源库,更为能建立有效的专业以及大众CPR科学与技能的认证和复训体制,限制了我国CPR科学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除了在全国各地不知疲倦的做急救培训外,贾大成还一直呼吁,警察、消防员、保安、乘务员、地铁工作人员、健身教练、教师等职业,都应该根据人员数量,按比例强制性学会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

一个值得欣慰的现象是,随着近些年来猝死事件的高发和心肺复苏的科普,心肺复苏急救训练开始走进校园。

图片来自厦门市科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