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建设我院心内二科开展室上性 [复制链接]

1#

近日,我院心内二科成功为2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完成心内电生理检查和CARTO三维标测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手术应用的CARTO三维标测为新一代电生理影像整合技术,成功将X线影像与三维系统图像融合,极大降低了手术过程中X线的使用,提高了此项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接受手术的2名患者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心悸,平均每月发作2-3次以上,呈突发突止,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前往我院就诊,查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心房和心室间只有一条“电路”(房室结),保证心房心室顺序跳动。而阵发性室上速患者可能是因为房室间多了一条甚至几条“电路”,这样就会造成“短路”,在两条电路间形成环路,导致心脏突然跳得很快,心率可达-次/分,但也会突然停止,严重者可致猝死。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靶点

术中,在三维电磁导航标测下,医生通过穿刺股静脉,将消融导管送到患者心脏,检查并确定引起心律失常的起源点,再通过消融仪发送射频电流进行消融治疗,使患者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性、坏死,从而彻底根除“病灶”。

房性心动过速激动标测图

术后患者未再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在心内二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术后2天,患者康复出院。

专家解读

*晓渝主任介绍,传统手术由于在二维影像下操作,无空间分辨、定位和记忆功能,对于复杂病例存在耗费时间长、导管定位不准确、成功率较低等局限性,射线量常常会很大,对患者和医生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维标测系统具有安全性高、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X射线量低、绿色电生理等优势。能够三维重建心脏模型,导管实时显示,以直观的颜色展示,轻松诊断复杂心律失常的机制,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消融,成功率极大提升,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减少病人痛苦,尤其对高龄患者或者因其他疾病不能久卧的患者来说,也能够接受手术治疗。

同时,三维标测系统较二维X线下射频降低30倍以上射线量,极大地减少了辐射危害,三维标测系统可以做到近乎零射线射频消融,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为特殊病人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了福音。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靶点图

心内二科拟将电生理作为传统优势专科,目前已成功治疗包括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近期应用绿色电生理技术采用极低射线成功消融多例室上速和心房颤动,减少射线剂量95%以上,医院心血管精准医疗的又一特色,这对于年老体弱、年幼、孕妇等患者更显重要,是理想有效的治疗手段。

来源

心内二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